儿童手部烧伤后疤痕挛缩畸形的治疗
儿童手部烧伤后瘫痕挛缩畸形的治疗体会儿童手部烧伤后的畸形很常见,其不仅影响美观,也给儿童造成了心理障碍,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发育,形成继发性畸形,而进一步影响到手的功能,甚至造成难以修复的功能丧失。因此,对于儿童烧伤后手部畸形的整复与康复治疗应予以高度重视。
1.儿童手部烧伤后瘫痕的特点:
(1)由于儿童皮肤角化层尚不发达,皮肤结构较薄,同等程度的烧伤对儿童的损害常表现得较成人为重,因此儿童手部烧伤后的瘫痕挛缩畸形较成人多而严重。深度烧伤瘫痕形成后,不仅破坏了外观和功能,还可引起骨与关节的生长异常;(2))L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由于手部瘫痕区的弹性及延展性很差,不能随骨、关节的生长而延长,甚至会限制骨关节的活动,瘫痕越厚重,对骨关节的牵拉性越强,从而使骨关节的活动范围变小,畸形加重,严重者形成“爪形手”。
2.手术月的与时机:
(1)目的:是尽快恢复手的功能,对于严重畸形者,至少要恢复手的夹捏功能;而且儿童手部为暴露部位,为减少因美观因素影响到其身心发育的发生,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兼顾美观;
(2)时机:①儿童自制能力差,往往不易合作,不能进行主动功能锻炼,手部瘫痕畸形更加严重,一般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治疗时机选择要趁早,在功能障碍存在的情况下可选择在伤后6个月手术,能尽量减少手部的畸形;
②手部瘫痕挛缩严重畸形超过1年者,手部神经、血管呈弓弦状缩短,术中如将指关节勉强复位伸直到正常,会使血管神经束紧张、缩窄,指端血供不足,严重者会造成手指部分坏死,因此整形手术愈早进行效果越好。
3.手术的方法:
具体病例应制定具体的手术方案。总体上以瘫痕切除或切开、松解挛缩、中厚或全厚植皮为主。应尽可能采用皮片移植修复,这样既可减少手术次数,又可避免因采用皮瓣修复而造成的外形臃肿等缺点。对有严重继发挛缩的患者则辅以肌膛延长、关节囊切开、关节面粘连分离及指间关节融合等方法治疗。对肌键或关节囊外露不宜游离植皮者,可考虑采用带蒂或游离皮瓣移植。对少数爪形手的患儿,宜在手背作伸指使肌腔延长,掌指关节背侧关节囊切开,以附近的软组织转移覆盖,再植以游离皮片,一般掌指关节都能恢复满意的屈曲功能。有些手部瘫痕挛缩时间较久者,神经、血管也呈弓弦状短缩,一次手术往往不能达到满意疗效,需多次手术矫正,手术间歇期需加强手指伸直的弹力牵引和屈伸功能锻炼。对于一些指间关节已强直,确难以恢复的患儿,应考虑做关节成形术,使指间关节融合在功能位,克氏针固定8周,可部分恢复手指功能。
4.康复治疗:
手功能的恢复程度不仅取决于伤情、手术修复,同时与早期的康复治疗,尤其是关节活动度的锻炼有密切关系,术后应尽早开始手关节的功能锻炼。因儿童往往难以配合,故以家长帮助下主动锻炼为主,且主动锻炼优于被动锻炼。另外,配合理疗、温水浴等康复治疗可减轻水肿,防止皮片挛缩,软化瘫痕,改善局部血液、淋巴循环,防止肌键粘连及关节僵硬,使关节功能的灵活性、反应性及协调能力有显著提高。
总之,手术治疗配合有效的康复治疗可使患儿手部功能的恢复程度得到很大提高。